行业动态

雨污水混流地区黑臭水体综合治理方案探讨

2018-05-16 08:13:48 小沐管家 0

本文以沈阳市浑北主城新开河综合治理工程为例,探讨雨污水混流地区产生黑臭水体的主要原因,提出黑臭水体治理的基本思路和解决方法,为其他类似地区黑臭水体综合治理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。

黑臭水体

1研究背景

随着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,全国各城市水系均出现不同程度污染,水体黑臭,富营养化严重,降低了河道的生态、景观、学问等功能品质。恢复河道水清、水美,建设亲水环境,将大大提高居民的幸福感和市容市貌。2015年,国务院颁布《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》,即《水十条》,要求2017年底前,直辖市、省会城市、计划单列市建成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。按照《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》中黑臭水体认定方法,沈阳市建成区也存在着多条黑臭水体,为了打造良好的城市环境,提高沈城人民幸福指数,沈阳市政府开展运河水系综合治理工作。

2现状概述

新开河、南运河、卫工明渠构成沈阳市浑北主城百里环城水系,环城水系水源由新开河至浑河引入。新开河东起天柱山脚下东陵引水闸,西至塔湾分水闸,横穿市区东部东陵、大东、沈河、皇姑、于洪等五区,全长27.70km,平均宽度约为30m,河道纵坡为0.2~0.5‰。现状新开河功能比较丰富,具有农田灌溉、城市雨水排放出口,地下水源涵养、景观水系等多种功能。河道灌溉期最大流量48m3/s,雨季泄洪能力约为72m3/s。新开河地区现状排水体制为分流制,目前混流现象比较严重,污水分别经珠林泵站、联合路泵站、北三泵站、新北泵站、崇山东泵站、崇山西泵站等提升后排入北部污水厂处理,雨水分别通过雨水泵站提升后排入新开河。

目前,新开河旱季时水质情况相对较好,雨季时水质较差,悬浮物、氨氮、磷等水质指标超标,并且不时散发臭味,特别是雨水泵站排出口处河段水质污染和恶臭气味最为严重。

3污染原因分析

新开河水质污染具有显著的季节性特征,雨季雨水泵站将雨污混合水排入新开河,是造成新开河水质污染的最主要原因。由于新开河地区现状排水混流现象严重,雨水夹带地面沙尘、油脂、垃圾等污染物,与管道中的污水混合后,一起排入新开河,雨水排出口处的河道水质先受到污染,然后沿河向下游扩散,进而污染整条河道,这也是排水口处河道水质最差、恶臭气味最严重的主要原因。

其次,新开河河道淤泥清掏力度不够,形成河道内源污染,特别是汛期河底淤泥受到水流冲刷,淤泥上浮,污染物质迅速扩散,加剧水体水质污染;另外,河道淤泥也是新开河平日污染的常态化污染源,应引起水系治理工作的高度重视。

同时,新开河还存在水生态系统单一、环境容量不够、自身修复能力不足等问题,难以承受突增污染负荷的冲击,造成新开河水质标准总体不高,受污染后污染持续时间较长。

4污染治理思路

综合分析形成新开河环境污染的各种因素,彻底解决雨季污水直排水系问题,是新开河综合治理工作的最关键一环,而造成新开河污染的其他问题,也应同步解决,具体工程可结合新开河景观提升改造开展,本文针对解决雨季混流污水直排水系问题进行重点论述。

新开河雨季污水直排水系,是由新开河地区雨水系统混入了污水,雨水泵站将混合污水排入新开河而形成的,针对雨污水混流问题,提出2套解决方案。

第一套方案,开展现状排水系统雨污混流情况摸底调查,至上而下,逐一摸清雨污水混接点位,制定雨污分流实施方案,彻底解决新开河雨水系统雨污混接问题。但由于地下排水管网错综复杂,调查摸底困难,并且混接点分散,大范围开展雨污分流工作,势必对周边环境、居民出行造成较大影响,而且历时周期较长,如若管理不到位,现状调查不彻底,雨季势必还将有混流污水排入新开河。

第二套方案,针对新开河地区雨水泵站均沿河分布特点,并且现状末端雨水管线埋深大多在6~7m,采取自下而上的治理思路,沿新开河规划建设雨水截流干管,在雨水排入现状雨水泵站之前,先排入雨水截流管,在雨水截流管末端规划设置雨水泵站和雨水生态湿地,通过规划泵站提升,将旱季现状雨水管网混入的污水,以及降雨时的初期雨水和混合污水,排入污水厂处理,当超过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时,雨水排入雨水生态湿地之后排入下游新开河。

该方案有效规避了第一套方案历时周期长、影响范围广的缺点,并可近远结合,先期实施末端雨水干线,远期逐步开展上游排水系统雨污分流工作;另外,规划新建雨水系统与现状雨水泵站协调运行,可有效提高新开河地区雨水系统防洪排涝标准,解决城市段现状新开河远期排水能力不足等问题。

综合比较以上两套方案,确定第二套方案作为解决新开河雨季混合污水直排水体的实施方案。

5规划实施方案

沿新开河新建一条直径5.4m雨水截流干管,管道东起五粮库泵站,西至白山路与新开河交叉处东南角,全长11.7km负责将五粮库雨水分区、沈海雨水分区、北三雨水分区、新北雨水分区、宁山雨水分区、崇山东雨水分区、北二环雨水分区、下坎子雨水分区、崇山西雨水分区和塔湾雨水分区内雨水截流至新建截流干管,管道流向由东向西;在白山路与新开河交叉处东南角规划新建雨水终端泵站一座,雨水泵站设计流量65m3/s,保留新开河沿线现状雨水泵站提升功能,当发生重现期1年以下降雨时,截流干管收集各分区内雨水,经规划新建泵站提升后排放至下游新开河,当发生1年以上降雨时,启动新开河沿线现状泵站,规划雨水泵站和现状雨水泵站协同运转,使新开河雨水系统设计重现期提高至3年。在末端规划雨水泵站出口处,结合现状水系,规划新建雨水生态湿地,面积20hm2,兼有雨水调蓄和雨水净化功能(见图2)。

6小结

城市水系综合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,既包括截污纳管、河道清淤,又包括面源治理、生态修复、活水循环等措施,其中截污纳管是确保水系治理成功与否的先决条件。制定水系截污实,抓住水系污染的主要特征,统筹城市排污、雨水排涝的相互关系,近远结合,确定最终截污方案。同时,应加强管理,建立智慧排水系统,坚决杜绝雨污管道混接现象再次发生。


?
XML 地图 | Sitemap 地图